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后记 2(3/3)

作者:维衡
政理念、施政举动、要害时刻的决定,虽不为时代所懂得和吸收,却不期然顺应了历史潮流,这都是值得重新认识的。

我无意塑造高大上的好汉。毋宁说,在刻意避免美化或丑化任何人物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,从古至今,变更最小的是人性。历史小说是写历史上的人的,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,都有七情六欲。历史上找不到完人,也很难说有一无是处的坏人。至少,在这部小说里,读者看到的,都是人,承担多重角色而又在既定制度规制下的人,他们的一切善举恶行,都能从人性中找到动因。写作过程中,我时常泪流满面。我想,这是由于我在写人,为他们的喜怒哀乐所触动,为正义得不到伸张而惋惜,为窥见到的人性中的幽暗而痛心!

喧闹浮躁的时代,手机替换书本的时代,写书、读书,都是件难得的事。尤其是以极大代价、写作洋洋百万字的历史小说,不是基于某种情怀,是很难下决心的;假如不能得到多方支撑、赞助,也是很难完成的。这里,我要衷心感谢高拱研究专家、九十高龄的岳金西老先生和他的公子岳天雷老师,他们为我供给了大批基础性材料,也经常交换高拱研究的动态;文学评论家、诗人,中国作家协会的何朝阳同学,经常给我勉励、领导;文学评论家、作家、国民日报的李舫校友,给予我诸多具体赞助;河南省黄帝故里研究会、新郑市有关领导,尤其是高林华会长,对我的写作给予极大关注和赞助;朋友禹成豪、石瑾瑜二位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。在此,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忱!

2018年4月30日,于北京·大慧寺
本章已完成!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回目录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