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皇帝的心思(2/3)

作者:
朱由校如今毕竟已经年满十八,虽然因为幼年时被冷落轻慢,疏于教育,至今也认不得几个大字,但这并不代表他就笨拙愚蠢,而且,恰恰相反的是,他是个十分聪慧、有主见的人。当上皇帝的第一年,他尚且对东林人的意见言听计从,只是在退朝后会暗地里找来司礼监的大太监,研究分析大臣们的奏章、分析朝堂上的局势。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研究,到了今日,悟性甚高的朱由校对朝政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。他这个年纪,正处于青春叛逆期,东林人在朝堂上习惯性强势霸道,和对他这个文盲皇帝的轻视不屑,令其渐生厌恶之心。而且,在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魏忠贤的影响下,他形成了一个于东林人相左的观点。东林人今日提出的免除各大家族财阀的盐税矿税的诉求,正是朱由校极为反对的,在他潜意识里,已经深深意识到,受皇爷爷和父皇两代皇帝疏于朝政的影响,如今的国库本就甚为空虚,如果再免除了各大家族财阀的税赋,那自己岂不是要变成个乞丐皇帝了吗?首辅叶向高在朝堂上还堂而皇之地说,免除的税赋,应该用加税的方式,从靠耕种田地为生的千万农夫那里获得。朱由校想到这里,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冷笑,暗道:“你们这些人哪里知道平头百姓们过的是何等艰辛的日子,再往他们头上加税的话,岂不是要再逼出若干个徐鸿儒出来吗?!”朱由校如此体察民情,不是因为常常微服出访,下基层进行考察,而是受到了两个人的影响。一是魏忠贤,第二个则是他的生母王才人。魏忠贤出生农户,家里穷困潦倒,自然有发言权;而王才人亦出生贫贱,是选秀进宫的,对最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清清楚楚。所以从小母亲便教导他和弟弟要勤俭,绝不能奢靡浪费,不要为难百姓。而魏忠贤则用从戏文中听来的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警醒他,要重视劳苦大众的感受,只有百姓们生活安定了,大明朝才能真正安定,他才能成为“尧舜禹汤”般的明君。既知叶向高等人的提案不妥,性格颇有些懦弱的他却又顾及恩义,不忍当面与这干自命才高八斗、济世之才的家伙翻脸,只好隐忍着暗自生气。魏忠贤在一旁察言观色,自然明白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小皇帝的心思,见其食不下咽,愁眉苦脸的样子,心中难受,上前道:“皇上,您已经长大了,烦心的事那是天天都会有的,切不可因此而不顾身体啊!”朱由校叹了一口气道:“魏大大,你说说看,我现在这个样子,和受制于西李有何区别,不也是个傀儡皇帝吗?”魏忠贤闻言吓了一跳,急道:“这怎么能一样呢,起码你在这乾清宫内是自由的,是无拘无束的。”朱由校“哼”了一声道:“率土之滨,莫非王土。这句话乃是孙承宗教我的,既然天下都是我的,为何我却只能在这小小的乾清宫才有自由呢?”魏忠贤低声道:“皇上忘记了臣此前的话了吗?如今六部等各个要职俱在东林人的掌握之中,且其背后还有各大家族财阀势力撑腰,实力庞大,即便是在这宫中,恐怕都会有其耳目存在,圣上一定要慎言啊!”朱由校心中一紧,不由自主地四下看了看,见随侍的宫女宦官们都离得较远,方才放下心来,抬头对魏忠贤道:“你的话,我自然记得。适才只不过是有些气不过罢了。只是,此次如果我驳回了叶向高等所请,恐怕会引来他们的强势反击,魏大大,你可要做好准备承受他们的雷霆之怒啊。要你代朕受过,实是太委屈你了!”魏忠贤淡淡一笑道:“圣上体恤臣,臣感激不尽。能为圣上分忧解烦,乃是臣的职责和荣幸。只要圣上能开心快乐,能真正做个明君,臣纵是死,亦是值得的!”朱由校听得感动,吸了吸鼻子,深深看了看魏忠贤,然后站起身来,拍了拍他的肩膀道:“朕自然知道,唯有你和奶娘最疼朕,放心吧,我会如你们希望的那样,做个好皇帝!”说罢,他低头扫视了一眼满桌的饭菜,又抬头对魏忠贤道:“对了,刚才提到李选侍,我倒突然想见见她了。魏大大,你这便从这桌上选几个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