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APEC蓝

作者:人民日报评论部
这几天我天天凌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,盼看雾霾小一些,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到舒适一点。好在是人努力天帮忙啊,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总体好多了,不过我也担心我这个话说早了,但愿明天的气象也还好。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,是我们有关处所和部分共同努力的成果,来之不易。我要感谢各位,也感谢这次会议,让我们下了更大的决心,来掩护生态环境,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掩护工作做得更好。也有人说,现在北京的蓝天是蓝,美好而短暂,过了这一阵就没了,我盼看并信任通过不懈的努力,蓝能够保持下往。

——《在欢迎宴会上的致辞》(2014年11月10日)

延伸浏览

从“时间都往哪儿了”到“蛮拼的”,再到“蓝”,这些年,习近平用活了不少新语汇。而这些热词,每一个都像一个超级链接,点击其中任何一个,都会展开生动的故事。

2014年11月初,在经历了10月份的多次“雾霾袭城”后,北京的天空迎来了一片湛蓝。监测数据显示,11月1日至12日,除了11月4日为轻度污染之外,其他时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均为精良级别。而这段时代,也正值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人们便把这样的蓝天称为“蓝”,虽有几分调侃,却逼真地表达出了对蓝天的期待。

事实上,为了保障会议的顺利召开,从11月初起,华北及周边地区工厂停产限产、工地停工,部分城市汽车单双号限行,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放假,进行高强度的督查……必定意义上,是特别时代的特别措施成绩了北京的“蓝”。对此,有网友提出质疑:停了工厂,关了锅炉,又放了假,是不是有点情势主义?习近平却沉思熟虑:“实际上是借的东风,尝试推动协同治理的举动。几个省市联合举动,污染排放终极减少了三成以上。这对我们今落后行产业结构调剂和产业布局,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。这就是一种实际的努力,并不仅仅为了开会。”

会议之后,习近平快马加鞭前往布里斯班出席20峰会。在飞机上,当随行记者向习近平说起“蓝”这个热词时,习近平用了一句很辩证的话:变坏事为好事。“大家意识到雾霾不好,形成共叫后,主动治理雾霾,唤醒和进步了环保意识,不是好事吗?”

鲁迅先生说过:“必须敢于正视,这才可看敢想,敢说,敢做,敢当。”习近平在会议如此重要的场合,主动提到“蓝”,不仅充分体现了他“不回避抵触,不掩盖问题”的执政作风,更显示了对国民期看的积极回应,在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中,让众人看到了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。

实在,在2014年初考核北京时,习近平就专门提到了雾霾治理,他指出:“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,应对雾霾污染、改良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是把持2.5,要从压减燃煤、严格控车、调剂产业、强化治理、联防联控、依法治理等方面采用重大举动,聚焦重点领域,严格指标考核,加强环境执法监管,认真进行责任追究。”
本章已完成!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