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三十八章(3/4)

作者:水叶子
李郎中心下暗道一句,微微俯身略揉了揉了双腿,跟上笑道:“不敢,不敢。”

这科试内容非一,似贴经等标题在韩愈而言,实是不在话下,也不过花得几柱香工夫便已工整做完,满足的检查了一遍更无遗漏,略略搓手后,他复又移目向下看往。

《长安赋》,看到这样一篇赋题,只是微一沉吟间,便有无数个动机纷至沓来,今时之京师,曾为数朝国都,后又经隋、唐两朝百年苦心经营,其恢弘壮丽处自不待言,但在冠甲天下的华丽背后,这座千年名城又隐含了多少历史兴亡的浩叹?这座名城见证了隋朝的二世而亡、见证了大唐的崛起、见证了贞观、开元的极盛,也见证了天宝兵乱,玄宗仓促出京……仅仅这一座城池,实在是蕴涵的太多、太多。“是按照学兄所言,以最美的词汇歌颂帝京的繁荣,进而颂赞圣皇?还是借长安历史兴亡之叹来揭示当今施政之弊,认为谏谕君王?”,这两个动机重复在士子韩愈脑中中翻滚不休,直至最后,那很多自心间自然流出的话语直似喷涌的山涧急瀑,不吐不快,然则正当他想要落笔生风之时,家人那苍老的容颜又不可避免的自心间闪现,正是在这复杂纠葛的天人交战中,时间点点流逝,虽不曾落笔一字,韩愈的面上已是汗迹俨然。

“适才那三名作弊考生可曾逐出试场?”,一声隐隐传来的话语暂时疏散了韩愈那愈绷愈紧的心神,感到这语声是如此熟悉,诧异之下的他抬头徇声看往,随即便是全身一震,“这不是当日荐福寺的崔过,崔改之吗?他……他竟是礼部崔侍郎?”,这宏大的震动来的太过忽然,直到崔破给了一个勉励的笑脸后离往许久,十七岁的韩愈才从失神中醒过神来,当下眼神一亮,再不迟疑的落墨行卷,那强行阻滞的文思一旦任其流泻,认真是落笔成文,刹那千言。

“以史为鉴、兴衰可辨……”,在韩愈埋头疾笔狂书中,时间点点流逝,眼见红日西坠,暮春的夜晚即将达到……

第二日,长安平安客栈,科试完毕后刚刚缓过精力的安愚没有半分耽误,立时便叫过学弟,命他重将试场合作复默一遍,认为验看,初始见到那露才扬己、排比展陈描写长安胜景的文字,他还是拈须赞叹,更有忍不住轻声低吟出口者,然则一待他读到那生发开往的议论文字时,在面色急剧变更中忍不住厉声问道:“这……这就是你所作赋文?”。

“是”,韩愈的这声答复没有半分迟疑、甚至也听不出半分懊悔。却激得安愚嘴唇发抖很久,终极化为一声长叹,再无半句话语,转身出房而往。

看着那缓缓自空中飘落的赋文,倔强的粗衣少年眼眸中闪过一丝茫然,轻轻自语道:“难道,我真的错了?”

随后的日子便是一天天焦灼的等候,安愚似乎已经对这位学弟再也无话可说,而倔强的少年也愈发的沉默,在这段闲散的时间中,二人也无心出往游赏残春的长安风景,那往日百试百灵的书卷亦无法收束韩愈的心,在日渐消瘦、似乎永无尽头的等候中,一个月的时间艰巨逝往,终于,放榜的时刻到了。

“收拾好随身行李,便随我同往看榜吧!若时运不济,我们就此离京东返,长安虽好,毕竟非我等久居之所在。”,这一日凌晨,安愚淡淡留下这句话后,便转身回房自行筹备了,只是在他转身动步之时,口中依然发出一声似是微不可闻的叹息。

今科放榜一改旧制,不选承天门,而是于兴庆院前空场张布,待心中忐忑难安的二人达到此地时,试院那朱红的大门前早已经是人隐士海,拥挤不堪,无数士子或搓手沉吟、或负手绕步,每一张脸上透出的都是胆怯中夹杂期待的复杂表情。

“来了,来了……”,在似乎千年之久的漫长等候中,随着几员礼部官吏走出试院,顿时激起士子们一片波涛壮阔的回应。

“大唐贞元五年科试取中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