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三百四十二章(1/3)

作者:维衡
万历十年七月初二,是高拱辞世四周年祭日。这一天,高务观率子孙上坟祭奠。烧纸间,纸灰一明一暗,久久不能熄灭;好不轻易熄灭了,又“嗖嗖”地升腾、回旋,一家人胆战心惊。高务观满腹怀疑回到家里,在永新驿做伙夫的邻居给他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,十二天前,即六月二旬日,张居正在京城宅邸病故了。

高务观道:“难怪适才有那些怪异情况。”说着,急忙返回高拱墓前,又烧了几张纸,喃喃道:“爹,江陵张相公辞世了,活了五十八岁。”

家在洧川的范守己是万历二年进士,正丁忧在籍,特来祭奠高拱,闻听张居正亡故,道:“张江陵一逝世,必遭清算,当上本为玄翁伸冤昭雪。”遂以高拱夫人张氏的名义,拟好奏本,伺机上呈。

张居正辞世的消息传到太仓,王世贞兴奋不已,立即出发前往松江,拜见徐阶。徐阶半倚在病榻上,拿着刚刚接到的张居正为他八十寿诞所撰寿序,老泪纵横,哽咽不能言。

“存翁可知,隆庆二年存翁往国,实是江陵在背后扰乱!”王世贞为撰写《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》,四处搜集朝廷内幕,为安慰徐阶,把他知道的这件事说了出来。

“老夫何尝不知。”徐阶叹口吻,“所谓寿多则辱。叔大得罪了天下人,清算他是早晚的事,老夫岂不受连累?”

王世贞得知徐阶是为此事担心,忙道:“申时行动亚相,对存翁执弟子礼,又是苏州人,当上紧差人找申相联络,有他在朝廷坐镇,想来不会牵累存翁。”又道,“张四维乃高新郑亲信,务必请申相禁止他给高新郑昭雪。”

徐阶点头:“元美所言极是。申相与元美甚厚,元美也差人一起晋京如何?”

王世贞爽直地答应了。

果然不出所料,对张居正的清算,自万历十一年初开端了,先是冯保被发配南京,接着科道纷纷追论张居正,直至抄家。万历十二年八月,皇上发布诏书:

张居正诽谤亲藩,侵夺王坟府第,钳制言官,蔽塞朕聪。私占废辽地亩,假以丈量,庶希骚动国内。专权乱政,罔上负恩,谋国不忠。本当断棺戮尸,念效劳有年,姑免尽法追论。伊属张居易、张嗣修、张顺、张书都永戍烟瘴地面,永远充军。你都察院还将张居正罪状,榜示各省直处所知道。

各省、两直隶遵诏书,到处张贴着大字揭帖,颁布张居正的罪状。

高务观见状,方把早已准备好的奏本,差人投递京城。此时,张四维丁父忧回籍,申时行接任内阁首揆,通政司将高拱夫人张氏的奏本送内阁,申时行吩咐:“朝廷好不轻易消停了,不必再节外生枝!”

张氏盼着京城能传来好消息,盼了四年,也没有等到,怀着万般遗憾故往。因她是诰命一品夫人,高务观上本,朝廷颁旨:准照例与祭一坛,开圹合葬。工部给银五十两,遣本省布政司堂上官致祭。

倏忽间,高拱逝世已经二十四年了,万历年号应用已满三十年。这一年对朝廷来说,是难得的安静的一年。自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,随之而来的是对他的清算,国朝的党争就此拉开大幕。硝烟甫散,接着又掀起了“国本之争”,近二十年,先后有四位首相因此事而被逼退,部院大臣、科道翰林一百余人被罢官、发配充军。往岁,万历二十九年十月,“国本之争”终于以皇上的让步而告终,皇宗子被册立为太子,转过年来,行太子成婚礼。朝廷终于涌现难得的祥和之气。高务观遂伺机上本,为父请谥。

皇上年已不惑,接到高务观的奏本,陷进了对往事的回想。这些年来,在与朝臣的对峙较量中,他每每以失败结束,身心俱疲。想到皇考不上朝,不理政,却事事打理停当,国泰民安,百官推戴;而他赌气不上朝,成果不惟遭到朝臣的冷嘲热讽甚或公然咒骂,国事也江河日下,想到这些,对高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